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338
芯片制造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以前做芯片設計,芯片封裝的企業,由于難度小,投入更低,備受行業青睞。只有芯片制造這種又苦又累,耗資大,風險高的領域被很多人忽略。
因為人們只在意高通芯片、海思芯片、蘋果芯片,卻沒有過多在意幫助他們生產芯片的是誰。但現如今,芯片制造成為了主旋律。掌握先進芯片制造水準的企業,無疑成為了香餑餑。
訂單絡繹不絕,全球缺芯下,更突顯出芯片制造企業的重要性。而國內芯片制造的實力,或將助力我國從全球缺芯中突圍。要論芯片制造的話,必然離不開中芯國際。
這家成立于2000年的中國大陸公司,定位是芯片代工,晶圓生產,為客戶提供成熟工藝產品。是國內唯一一個掌握14nm技術工藝的國產企業,并且攻克了7nm技術,準備今年4月份試產。
從實力和市場份額來看,中芯國際都是能排在世界前列的,去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66.71億元,同比上漲10.3%。能在變局之下保持增長,實屬不易。另外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區,中芯國際都有晶圓廠,具備掌握領先市場份額的條件。
但厲害的不止中芯國際,還有一家中企手握1.3萬件專利,是國內第二大芯片巨頭。這一巨頭就是華虹半導體,華虹半導體和中芯國際并稱中國大陸芯片制造雙雄,只不過相對于中芯國際來說,華虹半導體會顯得更為低調。
但華虹半導體卻是全球前十大晶圓制造廠商之一,這家大陸第二大芯片巨頭實力不可小覷,在國內建設了一座12英寸晶圓廠,代工產能節節攀升。
據悉,華虹半導體無錫12英寸晶圓廠于2019年9月份正式投片,到去年11月份,投片產能已經突破2萬片。是全球第一家12英寸IG BT代工廠。在產能上的迅速提升對我國半導體制造供應鏈做出巨大貢獻。
不僅如此,去年第四季度華虹半導體銷售額打破紀錄,達到了2億美元,同比上漲15.4%。憑借晶圓代工,華虹半導體穩站國內芯片制造業的龍頭地位。僅次于中芯國際,如果能繼續擴產規模,或許將有望成為第一大晶圓廠。
況且手握1.3萬件專利,技術和規模都不差。只不過中芯國際也在加緊擴產,上海,北京均有晶圓廠在建設中,而且還花費了12億美元進口ASML光刻機,要想超越,不太容易。
華虹半導體雖然低調,不顯山漏水,但它的目標是很明確的。華虹半導體的目標在于國際市場,不只是國內,更大的方向是沖刺國際市場。
那華虹半導體具備怎樣的條件呢?據了解,華虹半導體是全球領先的純晶圓代工企業,在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制造領域表現優異。擁有3座8英寸晶圓廠,并且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100%。
12英寸晶圓的產能利用率也在不斷攀升,作為制造高端芯片的12英寸晶圓,可以為全球缺芯提供更為關鍵的供給。
位于無錫的12英寸晶圓廠已經建成,往后華虹半導體會不斷提升產能,優化工藝。一旦大量出貨,必然會躋身全球供應鏈,完全國際化的目標。
和中芯國際不同的是,華虹半導體傾向于晶圓制造。晶圓屬于芯片的前端產品,是必要的材料。而中芯國際不但具備12英寸晶圓制造條件,也能生產14nm制程的芯片。未來定能取得7nm的試產,量產突破。
所以華虹半導體要想在時代的浪潮中崛起,仍需不斷前行,努力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