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Arial" sty 在滬舉行的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上,專家預言,升級版的“人聯網”以人為“傳感器”,人們將得以在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間自由“穿越”。
目前,成都已建成一座3000畝的全覆蓋物聯網商務區。在那里,智能系統會引導你將車停在心儀的品牌商鋪附近;智能身份識別系統會通過手機終端推薦適合你的導購路線;智能環境監控系統和安全檢測系統會隨時調節商場購物環境;還可以在“一卡通”支付后,通過“反向尋車系統”快速找到你的愛車,然后“空手而歸”,到家后你會發現,智能配送系統已經將你的“商場戰利品”悉數送到府上。
從已經投入使用的車輛實時檢測系統、居家醫療系統、交通疏導系統,再到處于試驗階段的圖書館書籍定位追溯機器人、農場蟲害與氣候協同監控系統、海防大壩上海洋災害遙感監控裝置等,全方位物聯網技術應用方案已逐漸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上海復旦大學信息學院院長鄭立榮教授介紹,以冷鏈運輸水果為例。過去,一些司機為了節約汽油而在半道關閉冷鏈系統,但又害怕被發現,于是在運輸結束前強力制冷,保證水果“看似新鮮”,其實新鮮度與保值期已大打折扣。今后,這樣的“作弊手段”將因為冷鏈監控系統而消失。
那么,物聯網的下一站在哪?瑞士圣加侖大學的佛勞倫教授提出,“人”將成為“物聯網”不可或缺的“傳感器”,“物聯網”將向“人聯網”升級。佛勞倫預言,會有一款建立在“人聯網”基礎上的“王國游戲”,人們在其中可以通過“評論”等方式,換取積分獲得優惠帶回現實中用于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