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2-04-18 點擊率:92
隨著過程控制技術、自動化儀表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成熟和發(fā)展,控制領域又發(fā)生了一次技術變革。這次變革使傳統的控制系統(如集散控制系統)無論在結構上還是在性能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飛躍,這次變革的基礎就是現場總線技術的產生。
當前流行的幾類現場總線
1、基金會現場總線FF
基金會現場總線FF是在過程自動化領域得到廣泛支持和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的一種技術。
基金會現場總線分為H1和高速H2兩種通信速率。H1的傳輸速率為31.25Kbps,通信距離可達1.9km,可支持總線供電和本質安全防暴環(huán)境。H2的傳輸速率可為1Mbps和2.5Mbps兩種,通信距離為750m和500m。物理傳輸介質可為雙絞線、光纜和無線,其傳輸信號采用曼切斯特編碼?;饡F場總線以ISO/OSI開放系統互連模型為基礎,取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應用層為FF通信模型的相應層次,并在應用層上增加了用戶層。用戶層主要針對自動化測控應用的需要,定義了信息存取的統一規(guī)則,采用設備描述語言規(guī)定了通用的功能塊集。FF總線包括FF通信協議、ISO模型中的2~7層通信協議的通棧、用于描述設備特性及操作接口的DDL設備描述語言、設備描述字典,用于實現測量、控制、工程量轉換的應用功能塊,實現系統組態(tài)管理功能的系統軟件技術以及構筑集成自動化系統、網絡系統的系統集成技術。
2、CAN總線
CAN總線最早是由德國Bosch公司推出,用于汽車內部測量與執(zhí)行部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協議。其總線規(guī)范已被ISO國際標準組織制定為國際標準,并且廣泛應用于離散控制領域。它也是基于OSI模型,但進行了優(yōu)化,采用了其中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應用層,提高了實時性。其節(jié)點有優(yōu)先級設定,支持點對點、一點對多點、廣播模式通信。各節(jié)點可隨時發(fā)送消息。傳輸介質為雙絞線,通信速率與總線長度有關。CAN總線采用短消息報文,每一幀有效字節(jié)數為8個;當節(jié)點出錯時,可自動關閉,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