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38
發電機的各種損耗會導致電機發熱,為防止發電機溫度過高引起的絕緣老化等問題,需采取合理的冷卻方式,目前常用的冷卻方式包括氫冷、空冷、導線內部冷卻,我國大型發電機普遍采用水內冷的冷卻方式。由于發電機內冷水是高壓電場中的冷卻介質,這一特殊環境要求其必須具備絕緣性,對銅導線無腐蝕性,同時不能有顆粒物沉積,否則將造成銅導線堵塞燒毀事故。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國家相關標準對內冷水水質做出了嚴格規定,最新電力標準DL/T801-2010《大型發電機內冷卻水質及系統技術要求》對內冷水各項指標的規定如表 1所示。
為確保發電機組安全運行,國內外發電機制造廠商及相關研究機構提出過多種內冷水處理方法。筆者從機理上分析了空心銅導線腐蝕堵塞的原因,對現有的內冷水處理方法進行了評述,并針對目前國內處理技術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1、空心銅導線腐蝕堵塞機理
1.1 空心銅導線堵塞機理
銅在純水中是可以穩定存在的,不會發生腐蝕,當水中含有O2時,金屬銅表面會被氧化。事實上,銅表面的氧化層很薄(只有幾μm),并不會造成堵塞。但是當這些氧化物開始移動,并且在特定部位再沉積,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足以阻礙水流甚至堵塞導線。空心銅導線堵塞的機理包括4個過程:(1)銅的氧化;(2)銅氧化物(離子或顆粒)的釋放;(3)銅氧化物的遷移;(4)銅氧化物的再沉積。通過抑制這4個過程可以從根源上防止銅導線的堵塞。
1.2 銅導線腐蝕堵塞的影響因素
1.2.1 水中溶解氧的影響
水中的溶解氧既影響銅的氧化,又影響氧化物的釋放。在貧氧條件下,銅氧化物主要是Cu2O,呈花面條狀堆積在表面;在富氧條件下,則以CuO為主導,形成致密多面層,這種結構具有更好的黏附性。1974年,安聯技術中心發現在貧氧和富氧條件下,銅的釋放速度很低,當溶解氧為100~500 μg/L時,銅氧化物釋放達到最大。EPRI的一項調查認為釋放速度的變化與Cu2O和CuO之間的相變有關,這種相變產生的壓力會使氧化層疏松。當溶解氧從貧氧(
1.2.2 pH的影響
Cu-H2O體系的電位-pH平衡圖如圖 1所示。
圖 1 Cu-H2O體系電位-pH平衡圖(25 ℃)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