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49
義及其特征進行了闡述,并以全景+細分的方式介紹了目前智能經濟從技術到應用的最新成果。
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國首次提出了“智能+”的重要戰略。這無疑昭示著智能經濟時代即將來臨。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可信計算、邊緣計算、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集群呈現“核聚變”式爆發的態勢,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新基建”正在形成新的社會運行操作系統,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新經濟形態已初現雛形。
這種智能化的新經濟形態被稱為“智能經濟”。算力智庫梳理整合了最新的智能技術,并從底層技術到應用發展的不同層次進行分類介紹,以期通過《報告》清晰地闡明目前智能技術的最新趨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數字經濟”到“智能經濟”
“數字經濟”的核心是信息化,在互聯網時代下,通過信息技術整合信息流通渠道,改變信息獲取方式式,打破線下地域的壁壘,減少大量邊際成本的形式,都是數字經濟的一部分。
與之對應的是“實體經濟”,但隨著信息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運用愈發成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界限在愈發模糊。這種界限的打破其實是新技術對世界的不斷改變,而“智能經濟”的到來將會放大這種改變。
信息數據處理層面的變化,海量信息的處理演化出大數據的概念。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阿里巴巴就是通過對購物的大數據分析達實現個人精準推送商品的目的。
而人工智能的出現,則是大數據處理的再一次升華。與大數據不同的是,人工智能的目的不在于對比和分析,而是為了輔助和代替人類的決策。
如同大數據向人工智能的演變一樣,數字經濟到智能經濟的演變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人機協同為主要生產和服務方式,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為終極價值追求方向。
從數字經濟到智能經濟,是在對信息數據應用基礎上自然形成的演變。數據在線是智能經濟的重要載體,建立起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精準映射、實時反饋機制,構成“一體”。數據賦能使得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數據流通使得協作關系得到了重塑,數據賦能和數據協同構筑智能經濟雙引擎,構成“兩翼”。《報告》首次系統總結出智能經濟“一體兩翼”的框架特征。
解剖智能經濟“新基建”
智能經濟如何運行?需要用到哪些技術?《報告》通過通信層、算力層、數據層、算法層、PaaS層、SaaS層六個維度詳細剖析智能經濟從最基礎的通信技術到應用落地方向的全景圖。
其中,通信層是實現智能經濟的通訊技術支撐,包括5G、NB-IOT等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在向高速率,低時延及高可靠性發展的同時也在向低速率、低功耗及大連接方向演變。其中,高速率業務驅動無線通信技術向5G發展,中低速率業務驅動無線通信技術向以NB-IoT為代表的LPWA技術演變。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5G和NB-IOT方面的發展都處于全球領先的位置。
算力層中,主要包括云計算、邊緣計算和可信計算,相當于人體的脊椎和四肢,是數字經濟的信息技術支撐。伴隨著終端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平臺側的云計算、邊緣側的邊緣計算以及可信計算等新技術呈現出并行發展的趨勢,物聯網正向“智聯網”演變。
數據層主要包括數據分析、數據流通,相當于人體的血液。在智能經濟時代,人、事、物都在實時被數據化,真正使得在線成為常態。事實上,只有在線產生的數據,才能夠用于量化決策與預測,也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數據業務化,創造新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算法層相當于人體的大腦,也是數據處理的核心。目前算法主要有集中式算法與分布式算法兩個方向。集中式算法即深度學習,其軟件框架及工具集是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核心要素。
PaaS層主要列舉了語音交互、計算機視覺、跨鏈、隱私保護四個熱門領域。PaaS層的發展無疑是智能經濟實現落地應用的引擎,也是商業社會實現智能經濟飛躍的重要“基建”。尤其以語音交互和計算機視覺的結合,將成為實現機器智能的重要手段。
SaaS層:主要包括通用型應用和垂直型應用。通用領域包括CRM、ERP系統,幫助企業通過智能管理實現更高效的溝通協作。垂直型應用即為智慧金融、智慧醫療和智能汽車等引領的智能升級浪潮。
報告中多次提到了數據在智能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說,數據是智能經濟的發展基礎。
因此,數據可以說是現代商業社會的重點爭奪對象。報告中對智能經濟的重要發展方向做了一些技術趨勢的預判,其中,數據的流通和安全是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主要課題。
在區塊鏈技術在數據的流通和安全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報告指出,可信計算是解決數據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的主要方式。區塊鏈技術是可信計算的重要方向之一,其鏈上數據的不可偽造、不可篡改、完整可溯等特性為數據安全提供了重要解決方案,解決數據流通過程中的信任問題。
但是區塊鏈技術目前也面臨著性能、吞吐量、成熟度等問題,報告以跨鏈技術為代表,介紹了目前區塊鏈解決其短版的方式。
報告稱:“在提高性能方面,跨鏈、分片等技術進展較快,同時,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領域同樣發展活躍,業已成為新的核心關鍵技術方向。”
雖然報告未能預測未來智能經濟高度發展后的社會形態,但是可以確認的是,無論是數字經濟也好,智能經濟也好,新技術的演進為人類社會帶來的生產力的發展是毋庸置疑的。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從IoT World 2019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