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30 點擊率:31
磁尺是一種精度較高的位置檢測裝置,它由磁性標尺、磁頭和檢測電路組成。利用錄磁原理將一定周期變化的方波、正弦波或脈沖電信號,用錄磁磁頭記錄在磁性標尺(或磁盤)的磁膜上,作為測量的基準。檢測時,用拾磁磁頭將磁性標尺上的磁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經過檢測電路處理后用以計量磁頭相對磁尺之間的位移量。磁尺按其結構可分為直線磁尺和圓型磁尺,分別用于直線位移和角度位移的測量。磁性標尺制作簡單、安裝調整方便,對使用環境的條件要求較低:如對周圍電磁場的抗干擾能力較強,在油污、粉塵較多的場合下使用有較好的穩定性。
磁尺檢測裝置的結構
磁性標尺(簡稱磁尺)是在非導磁材料如銅、不銹鋼、玻璃或其他合金材料的基體上,用涂敷、化學沉積或電鍍等方法加上一層10~20μm厚的硬磁性材料(如Ni-Co-P或Fe-Co合金),并在它的表面上錄制相等節距周期變化的磁信號。磁信號的節距一般為0.05mm,0.1mm,0.2mm,1mm。為了防止磁頭對磁性膜的磨損,通常在磁性膜上涂一層厚1~2μm的耐磨塑料保護層。磁尺按其基體形狀不同可分為:
平面實體型磁尺,一般長度為600mm,超過此長度時,可用幾根對接起來使用。
帶狀磁尺,磁尺的基體為厚0.2mm,寬70mm的磷青銅帶,磁帶張緊固定在有屏蔽的殼體內,然后安裝在機床上。
線狀磁尺,其基體是2mm的青銅絲,線狀磁尺套裝在磁頭內與磁頭同軸,因青銅絲的線膨脹系數大,所以長度不宜太長,一般小于1.5m。
圓型磁尺,做成磁盤或磁鼓形狀,用于檢測角位移。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生物安全柜與超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