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34
眼看快過年了,參加親戚朋友聚會是過節必不可少的項目,希望穿得正式體面一些,于是就把自己平時覺得太隆重的壓箱底的衣服拿出來了,但是往往因為放太久已經皺了,這時就需要用到一件家居必備神器——電熨斗,在電熨斗的研發應用過程中,紅外熱像儀在對其進行溫度檢測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電熨斗要求底板溫度均勻,這樣才能達到熨燙效果;同時電熨斗的熱量不能夠傳導到人體觸碰部位,否則容易造成燙傷,給人身帶來安全威脅。紅外熱像儀可以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檢測,避免產品質量事故。
電熨斗溫度檢測
普通電熨斗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制成的,用來熨燙衣服。當電熨頭與電源相接通時,電流通過相接觸的銅片、雙金屬片,流過電熱絲,電熱絲發熱并將熱量傳給電熨斗底部的金屬底板,人們就可用發熱的底板熨燙衣物了。
現在電熨斗主要是蒸汽型電熨斗,是在普通型電熨斗的基礎上增加了蒸汽裝置而構成的,它具有調溫噴汽雙重功能。
按多數的企業產品標準,一般在電熨斗穩定工作后,金屬底板允許最高最低溫差在30℃左右,出口的產品均勻性要求更高,這是現在電熨斗研發部門的一個難題。
熱像儀檢測電熨斗什么方面?
熱像儀主要檢測電熨斗以下兩個方面的溫度:
1. 金屬底板
電熱絲的纏繞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電熨斗金屬底板溫度及其分布,品管部門從紅外熱像圖可以檢驗電熱絲的發熱質量;研發部門從紅外熱像圖中可以檢驗電熱絲的分布設計是否使底座溫度均勻。
上圖是一個蒸汽電熨斗的工作底板的溫度分布,從紅外熱像儀分析,可以看出,這個電熨斗的底部溫度分布極為不均勻,最高溫度為196.3℃,而最低的溫度僅為135.5℃,而且前后端溫度差異比較明顯,這樣造成用戶在使用這個電熨斗時,容易燙傷衣物,而且操作極為不便。
2. 溫度保護
電熨斗是消費品,需要注意對普通消費者進行保護,溫度過高,容易給使用者帶來傷害。所以設計和檢驗要保證除底板溫度正常外,還必須防止電熨斗的其他部位外殼的溫度過高。
為什么要用紅外熱像儀來檢測?
現有溫度測量手段分三種:
1. 接觸式溫度計
接觸式溫度計反應速度較慢,無法顯示電熨斗的整體溫度分布情況,同時由于底板溫度較高,操作較為復雜。
2. 紅外點溫儀
紅外點溫儀反應速度快,又是非接觸測溫,操作便捷;但紅外點溫儀同樣不具備顯示整個溫度分布的功能,容易造成溫度異常點的遺漏。
3. 紅外熱像儀
紅外熱像儀彌補了接觸式溫度計和紅外點溫儀的缺點,反應速度快、非接觸測溫,同時能夠反映出電熨斗溫度分布,是目前最理想溫度的檢測工具。
檢測時我們還會遇到哪些問題?
如果是底板未噴涂涂層的普通型電熨斗,因底板是發射率較低的金屬,若直接檢測,溫度誤差會較大,因而檢測時,需要噴涂黑色漆。
如何才能拍攝優質紅外熱像?
1. 要求電熨斗最好開機時間不小于20分鐘,否則溫度未達到熱平衡狀態,可能會對拍攝的熱像或檢測的溫度帶來較大的誤差。
2. 先使用自動模式測量電熨斗的溫度范圍,然后手動設置水平及跨度,將溫度范圍設置在最小,并包含有先前測量的溫度范圍。
3. 切換各調色板模式,使熱像圖顯示效果達到最佳。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醫療機構如何保證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