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50
“十七大”提出“兩化融合”,提到“五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這是新形勢,新任務。要大力推進“兩化融合”,這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更具現實意義。這個過程在實質上是工業化需求牽引,信息化技術驅動。信息化還有國家安全和民生驅動,但是在“兩化”范疇里一定是工業化的需求牽引,技術化驅動。離開了工業化需求,工業化包括它的軟件都不會有很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兩化融合”健康、持續地發展。
我國信息化的現狀,特別是圍繞工業信息化的現狀,可以從以下七個方面來看:
第一,關于裝備和產品的信息化。產品創新將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緊密結合,使機械化、電器化裝備具有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的特征。嵌入式包括處理器、硬件平臺,也包括軟件平臺,包括操作系統支撐軟件,這個形式嵌入到產品當中,包括移動通信、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交通管理控制等方面。嵌入式系統在未來的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根據賽迪顧問的估計,2007年全球嵌入式系統是4000多億美元,這個增速達到17.5%。在未來芯片發展當中,在未來五年到十年當中,中國在嵌入式系統方面都會有比較好的進展和前景。
第二,關于產品設計過程的現狀和問題。總的來說是廣泛應用,可以說,國內采用CAD技術的企業都在深入應用。在一些重要的行業,如航天航空、汽車、機械、造船等當中的高端應用,跟國外相比差距并不太大。三維CAD基本采用國外先進軟件,不是短期內能夠趕上的。EDA軟件差距更大,即使做中國各種各樣芯片,從我們的基礎芯片到一般的應用芯片,大概都是國外的軟件。
第三,管理信息化。管理軟件技術的很多新概念、新技術發展很快。管理軟件在不斷發展當中,中國的企業只要有條件的都采用管理軟件,當然規模、水平差距很大。管理軟件進入的門檻不高,國內都會做,但是要做好、做大很不容易,大型管理軟件市場多數是國外幾家大公司,像SAP、甲骨文。要用好管理軟件就要跟中國的文化背景密切配合,所以國內軟件廠商可以提供更好的、性價比高的服務,所以中國管理軟件前景看好。在未來十年當中,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思想有很好的前景。
第四,控制設備和系統。這包括數控、集散系統、生產總線等。對生產線過程控制、優化是信息化的重要內容,數控系統是關鍵技術之一,可以說代表裝備制造業水平。我認為關鍵是體制,比如說國家專項,如果我們在體制上做得更好一點,數控系統增加國產比例是大有希望的。
對流程工業來說,對鋼鐵、冶金、化工等設備控制,國內自動化系統已經為中小企業提供裝置,這個前景還是不錯的。現在總線控制系統得到工業廣泛應用,這其中有硬件,也有軟件,核心芯片還有差距,現在已經有相當多的企業開始做,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
第五,集成到協調。我們國家引進的各種硬件、軟件的產品設備種類比較多,不少產品用企業內部標準,這個集成起來很困難。國家集成從863計劃開始,把信息集成作為重點。信息集成給企業帶來了明顯的效益,實施的企業在逐步增加,它本身產值并不一定非常大,不像嵌入式這么一個范疇,但是它給企業帶來的效果是很大的。圍繞集成到協同工作,解決企業里互聯、互通、互操作的問題,不同的企業之間圍繞產品開發,解決設計、制造中的問題。
第六,服務系統。基于互聯網以服務為目的的信息系統,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
第七,節能減排。企業從事新技術的應用,在節能減排方面將會大有改善,這也是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這方面的潛力和發展勢頭會很好。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逆風飛揚、彰顯英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