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2-21 點擊率:28
據《日本經濟新聞》與荷蘭埃爾塞維爾公司對2012年至2021年間發表的AI相關學術論文進行了分析,指出全球發布AI論文的數據在快速增長,就企業來說,全球發表AI論文數量前十大企業當中,美國企業有六家,中國企業有四家,中美已在AI領域展開較量。
從企業數量來看,中國企業僅占四家,看起來不如美國,不過如果對比起數年前,那么就可以看出中國的快速進步了。
AI熱潮始于2012年,當時由美國的IBM和微軟等公司開始推動,而這兩家企業也最先開始研發AI技術的,當時全球的AI論文主要由這兩家美國企業發布,隨后美國的科技互聯網企業蘋果、谷歌、亞馬遜等陸續加入。
由于美國企業擁有先發優勢,美國自然在AI技術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不過在2016年之后,中國企業也開始迅速急起直追,在AI技術方面快速縮短與美國的差距,美國在AI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被逐漸削弱。
此前日媒與荷蘭的學術機構還公布了另一份數據,全球AI學術論文公布數量最多的是中國,引用數量最多的學術論文數量也來自中國,而且就引用數最多的學術論文數量來看,中國比美國高出七成,顯示出中國的AI學術論文質量快速提升并且趕超美國。
中國在AI技術上快速縮短與美國的差距,甚至趕超美國,在于中國擁有諸多有利因素。首先是中國對科技研發的日益重視以及資金支持,中國的研發資金投入已連續多年居于全球第二,而且中國的研發投入更高效,由此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已連續11年位居全球第一。
其次是中國在AI技術方面的應用比美國更廣泛,中國企業更務實,在AI技術研發方面率先應用于各個行業,例如國產手機將AI技術廣泛應用于拍照、語音等行業,引入AI技術的自動駕駛技術也與美國保持同步,這些應用推動了中國AI技術的發展。
再次是中國科研的基礎扎實,相比起早年中國的制造業較為薄弱而只能從事來料加工,如今中國已具有完善的產業鏈,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是向高端制造轉型,國內的芯片產業也已具有較強的基礎,從芯片到軟件等都打下一定的基礎,為中國研發AI技術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是中國諸多行業共同推動,中國依托于領先的5G技術優勢,大舉推動AI技術的發展,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網絡,在5G用戶、物聯網應用等方面居于全球第一,巨量的數據為AI技術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加速了中國AI技術的發展。
另外與美國主要是企業巨頭研發AI有所不同,中國除了頭部企業研發AI技術之外,還有諸多中小企業也在研發AI技術,這也是為何全球前十大AI研發企業中,中國僅有四家,但是AI學術論文數量卻位居全球第一的原因。
上述種種因素推動著中國的AI技術研發加速發展,削弱了美國在AI技術上的先發優勢,美國正是看到了中國AI技術的快速發展,美國才要求AI芯片巨頭NVIDIA停止對中國供應高端GPU芯片,試圖延緩中國AI技術的發展步伐,確保美國在AI技術上持續保持領先優勢,這一切美國恐怕難以如愿,中國已涌現一批GPU芯片企業,芯片已難以成為中國AI技術發展的障礙。
原文標題 : 美國在又一個科技領域面臨中國的威脅,領先優勢正被削弱